2010年5月8日星期六

寂寞方程式

------写在前头----
今天是母亲节

没有在家跟妈妈一起庆祝

心情上有遗憾

妈妈

母亲节快乐

这些年的照顾辛苦你了

我在这里念书,健康什么的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希望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我想家了

好想好想回家

下个星期可以回家几天,就要去实习了

长大了就能体会想念家的心情
但是,我会坚强也会努力的

什么事情也是

妈妈我爱你!!!

-----------------------------


有人说其实寂寞是一种享受

习惯了寂寞反而不能接受有人陪着自己


其实我知道那样不过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懦弱的盔甲

一个,可以让自己保持原状的方法

很傻对吧
当喊着自由万岁的时候不自觉的还是会自怜自哎

当说着单身很好的时候不自觉的会觉得孤单

其实承认寂寞是那么那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吗?
我想不是的
但是我们都害怕改变


寂寞久了,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了

只能一直维持说着“我很好”的状态

然后迷茫着自己为什么不敢去突破现状

我啊

就是这么一个人

拿起手机迷茫得不知道该给谁打电话

然后默默的放下,想着为什么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

羡慕着有可以一起行动的知己的人

想要去某个地方找不到人陪

然后自己出门,匆匆茫茫弄完东西

回家,然后觉得无限的惆怅

想找人聊天时望着荧幕发呆

不知道这样的心情可以对谁说,又有谁可以了解

然后问自己,有吗,所谓可以分享的人

这样的情况曾经问过自己

如何改变怎么改变为什么不行动

其实

当人在觉得自己就是那么一个寂寞的人的时候

就会不自觉的,吧所有接近自己的人推离然后渐渐的把自己隔膜起来

我想,这是我会寂寞的原因吧
问我会不会改变我回答不出来
我期望变化却也害怕变化

这些年我变得越来越不了解自己
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希望的是什么我该做什么我在做什么
我变得越来越不敢肯定

有......谁可以跟我说话吗?
一直好想这样问....

奈_nana

2009年11月22日星期日

气闷?

是说,我实在不是很可以忍受的人
我的耐心其实是非常非常非常有限的
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忍耐不去对别人说话不客气
有些人自己不爽请对别人也客气一些
你以为老子喜欢跟你说话啊
我完全可以什么都不理会的好不好,kao

我只要对一个人有了生气的时候
任何时候只要那个人一旦做出相似的事情我就不会再若无其事
甚或的,我会对曾经生气的人的耐性大大的减少
基本上次数比较少的话我是一点也不会care的
但是当我对某人生气的时候,证明了他的说话语气惹我不爽已经不是一两次
他的态度让我TMD想骂人已经不是一两次了

没关系
一年半嘛,只希望TMD internship不要同一个地方
不然我会疯掉,shit!

2009年11月19日星期四

啧!

对于不是自己义务要做的事情
有时候真的完全不想做了
每天花那么些时间我为的什么啊?
为我自己?
一点自己的自觉为什么都没有呢!

一个大清早的,弄得我TMD的气闷!
靠!

2009年11月17日星期二

如是教育

最近似乎一直听见有关教育的争论和评论
听着听着,不仅猜想
我们私下的意见不一,对于真正在实行的教育,起得了什么作用么?

一如所谓敏感话题
一如所谓限制限定

只要有哪一个字句触碰了某一些群体的“底线”
事儿就会不断的出现出现再出现
如是循环着

一直在想
学生们一直被强迫学习,考好成绩的目的是什么?
一部分父母,是真的想要“孩子的未来更好”,还是纯粹的希望“可以向别人炫耀”呢?
所谓考得好就是“好学生”,成绩差就是“没有用”的评论,其实究竟是哪里出来的呢?
似乎看见了以前以前以前,只有所谓当官才是“光宗耀祖”的时代

现在学生的成绩成了学校间、父母间互相炫耀的重点
似乎身为一个“人”, 行为品德却不如成绩单上的“A”来得重要了

有时候看见孩子们申述课业压力太大,听见有人说“惨了,只有80分,回家会被打的”,看见父母亲黑着脸不停叱呵孩子念书念书念书,看见老师们总讨论“这个学生没救了,怎么教都不会”或者说“你们考得不好我得写报告的”等等等等,都不禁觉得,现在的社会,是怎么形成的?

什么时候开始呢,我听见小朋友的话题不再是mamasak, guli, 骑脚车之类的,而是考试几分、在哪里补习什么的。
想想,这样的情况,还真的有点悲哀。
未来的成人在说起自己的童年时,群不都是,我以前在哪里哪里补习,以前成绩怎么样怎么样,几岁的时候就在那里学习之类的
想想都觉得恐怖
这样的生活究竟乐趣在哪里?
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会有所谓的创意?

之外,现在的父母亲对孩子不是打骂得太狠,就是忽视得太多
到学校找教师争论“为什么打我的孩子?”之前,父母亲是否知道孩子在学校做了什么呢?
到学校找老师说“我的孩子不参加这种生活营,他出了事情你负责啊?”之前,是否有想过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意见?
阻止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孩子除了学业之外,也需要不同的活动来是生活更充实学习更多出了所谓“课本”之外的知识呢?

现在父母的国度保护孩子,使得孩子的自我之心更加的重
让孩子总以为自己是全世界的中心,进而顶撞长辈、不尊重别人,这样真的好吗?
错了?没关系,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善后嘛!
你打我?我回去告诉妈妈!

端看现在小孩子们的品行,哪一个不是父母宠出来的?
以前的教育是跌到了爬起来,现在呢?
跌都不可以跌,谁让我孩子跌了我跟谁拼命。

孩子成绩差了,老师的错!
孩子顽皮了,老师的错!
孩子顶撞父母了,老师的错!
孩子不会一些生活技能,老师的错!

试问,老师能有多少个错?

最最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呢?
难道把全部责任丢给老师就都是正确的事情了?
难道父母的责任就只有如此?
不是的吧?


当然不能否认的,教育这件事情上,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在。

不知道是否受大势影响,很多教师都“非常明显”的只偏爱“成绩好”的学生。
学习能力较差的?那是没用,怎么教都不会了,还教什么呢?
教师的本意曾何几时变得如此的肤浅呢?
也许有教无类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但是至少不是放任学生“自生自灭”吧?

我才能够听说过有学生被老师“劝说”,“你不要拿这科,反正拿了也是多加一个不及格的成绩,还会把全体同学的成绩拉底。”

试问这是一个教师应该说的话吗?


就算哪位学生真的很很不喜欢念书,被这样说着的同时,心里也总会受伤,也会更进一步的造成学生对念书的抵抗吧?


一些时候不想对一些事情说什么“不爽”的鸟话。
我也还是正在学习的学生,也还是在教师们的教育下成长中的学生。


只是,身为一个学生,只是很想说一句。
如是教育,用意何在?


所有的教育方案在下定论之前,每个人、每个单位都会拥有所谓的不一样的意见。
可是学生呢?
学生的意见在哪?
我怎么都没看见呢?



奈_nana